现在的小日子陆上自卫队标准战术卡车分为半吨级吉普,高机动车(日版悍马)/丰田1吨半轻卡,3吨半级中卡,7吨级重卡,7吨级重卡衍生的重型装备运输车共5种吨位的车辆。本文重在简单介绍其编制内的重型车辆,全文5500字,图片50张。
图片
自卫队上一代特大型运搬车/坦克运输车运输着90式主战坦克
半吨级吉普
三菱汽车公司制造的半吨级吉普,2001年起改名为“2001年式1/2t卡车(1/2tトラック)”。该车底盘为分时四驱车型,在三菱帕杰罗车架上改装了全新的开放式车身,搭配四速自动变速箱和两速分动箱。这也是陆自首次在车辆上安装了冷却用的空调,增加了舒适性。
图片
三菱制造的73式小吉普(73式小型トラック(J23・J25型)),美军威利斯吉普的日本后裔,现已被新一代73式取代
新的半吨级吉普长4.14米,宽1.765米,高1.97米,自重1.94吨且无任何装甲防护,标载0.44吨。车辆搭配的一台功率91.9kW的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使其最高速度达到135km/h。
图片
三菱汽车公司制造的半吨级吉普(上为V16型,下为V17型,区别在于发动机舱盖上方有无发动机中冷器进气口)
一吨半级轻卡
陆自的丰田73式轻卡和高机动车一同取代了陆自编制内其他轻型和中型战术卡车。其中陆自的73式1吨半级轻卡(1 1/2tトラック/73式中型トラック)是丰田WB500轻卡的军用型号,由日野汽车公司制造。全车长5.36米,宽2.09米,高2.49米,自重3.2吨,在硬质路面标载2吨。该卡车由95马力的日野DQ 100柴油机驱动,卡车最大速度为87km/h。
图片
现在已退出现役的老一代丰田73式轻卡
图片
陆自现役的丰田73式1吨半级轻卡,使用了和高机动车相同的悬架系统,并使用了改进的货斗设计和自动变速箱
日版悍马——高机动车(高機動車,疾風(はやて))由丰田在自家的超级巡洋舰(Mega Cruiser)越野车上开发,并由日野汽车公司制造。这种车辆的主要作用是运送士兵、物资和军事装备。这种车辆的有效载荷能力为1.5吨。在标准配置中,它可容纳驾驶员和9名乘客。全车长4.91米,宽2.15米,高2.24米,自重2.25吨。
图片
丰田的“超级巡洋舰”(Mega Cruiser),高机动车在该车的基础上研发
车辆采用170马力的丰田4.1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这使得该车最高速度为105km/h。该发动机是超级巡洋舰的丰田15B-FTE发动机的升级版本,它在低转速下产生大量的扭矩。发动机搭配4速自动变速箱,车辆有全时全轮驱动和四轮转向。
图片
陆自的高机动车(日版悍马)
五十铃3吨半中卡
3吨半级卡车的历史可追溯回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卫队编制内的日版两吨半们急需换代,五十铃根据自卫队的需求在其民用卡车基础进行一系列改动便得到最初版3吨半卡车。因为自卫队于1973年购买了第一批该车辆,她们也被称为73式卡车(73式大型トラック)。所有的3吨半级货运卡车均使用6x6驱动+6个单胎设计,只有工程部队的专用车及一些安装特种上装的3吨半卡车是使用后两轴双胎的设计。此外大部分73式卡车都配置了帆布软顶驾驶室,可以将前风挡向前放平以减少车辆高度。
图片
1954年自卫队的五十铃TX21两吨半卡车
图片
73式卡车一代,注意车头处的三条横条开口,下图的两辆带随车吊卡车分别是最初版(左)及现役三代3吨半卡车(右)
图片
使用73式一代卡车底盘的工程兵路障构筑车,注意其车头前方的3个开口及后两轴的双胎设计
最初版本的73式卡车编号为SKW-440或SKW-441,该版本车辆在发动机散热器前方开了3个口且使用了一台210马力的五十铃8PC1型11升排量V6柴油发动机+手动变速箱作动力。
图片
中期版本的73式卡车模型封绘
图片
73式二代卡车后部封绘,此时该车运载了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1987年中期版本(SKW-464)的73式卡车开始服役,这一代73式卡车使用了更大的驾驶室及升级版240马力的五十铃V8柴油机+五速手动挡变速箱。该车还对传动系统进行了一些修改且加装了ABS系统。驾驶室最大的变化就是将3个横条开口封上了,此外中期版本还新加了长轴距版本卡车。
73式二代标准轴距卡车全长7.03米,宽2.485米,高3.08米,卡车自重8吨,卡车在越野情况下可标载3.5吨而在公路上标载为6吨。一辆标准的货运版本可以运输22名士兵时牵引最大重量6吨的火炮或挂车。卡车的最大公路速度为95千米/小时。73式二代取代了73式一代且至今仍是自卫队的现役车辆。
图片
73式二代衍生的自卸车,长7.29米,宽2.49米,高3.395米,自重10.2吨,标载5吨。这些自卸车的定位和美军的自卸车一样
图片
73式二代工程兵路障构筑车
图片
73式长轴距运输车,上为73式二代,下为带有起重机的73式三代
1999年73式三代正式进入自卫队服役,自2001年起73式三代卡车的称呼改为3吨半卡车(3 1/2tトラック)。标准货运型号长7.2米,宽2.5米,高3.2米,卡车自重8.5吨。第三代卡车换装了286马力的五十铃8PE1型V8柴油机并使用了六速自动变速箱,使其最大速度达到105km/h。大多数第三代3吨半卡车都配有开放式驾驶室,一些专用车则使用了硬顶。挡风玻璃可以向下折叠,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高度。附加装甲套件可以安装在驾驶室,这样可以抵挡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碎片的打击。
图片
73式三代卡车模型封绘
图片
第三代3吨半级卡车使用了更大的驾驶室并对车头进行了重新设计
图片
使用驾驶室附加装甲套件的第三代3吨半级卡车
图片
后两轴使用双胎设计的工程车,上中图为自卸车,最下图为路障构筑车,一些用于导弹及信息作战设备运输的3吨半同样使用后轮双胎设计
三菱扶桑7吨级重卡
这是自卫队编制内吨位最大的卡车,和73式3吨半卡车一样7吨级卡车也经过多次换代,但不变的是均使用三菱扶桑的商用重型卡车改造而来。其最初版本始于1974年自卫队购入的第一辆三菱扶桑F系列6x6卡车,称为74式重卡(74式特大型トラック)。这些74式一代由1974-1985年的三菱扶桑F系列衍生而来。
自卫队编制中的7吨级卡车主要用于搭载一些重型设备及火炮牵引,故其货运型号基本都是长货斗卡车。三菱扶桑的7吨级卡车会根据其车辆用途搭配直列6缸、V型8缸和V型10缸在内的三菱柴油发动机,柴油机排量覆盖12-26.5升,功率则覆盖300-550ps(公制马力)。大部分现役7吨级卡车均使用355马力的直六柴油发动机。
图片
74式一代重卡,70年代扶桑F系列的军用版本
图片
这里提一下我国的汉阳特种制造厂于80年代制造的汉阳HY473型6x6牵引车(又称为82式50吨级坦克运输车),这是我国的第一代坦克运输车,动力链源自德国奔驰公司和道依茨公司,个人认为其驾驶室设计借鉴了扶桑F系列卡车,中图为DF-21导弹运载发射车
图片
74式一代重卡,由80年代的扶桑F系列衍生的版本,中图为7吨级自卸车
图片
74式一代重卡的标准货运卡车
1985年起F系列的后辈——经典的三菱扶桑The Great系列车型军用版也开始加入自卫队。
插句题外话,伴随着90年代国内大规模的基建,有不少的三菱扶桑The Great自卸车作为建筑工程必需品引进国内,散落到了大大小小的工程队中。而这一代扶桑重卡则是十年前我国沿海地区公路上最常见的卡车之一。
图片
74式二代重卡FV版,该早期样式于1983-1993年间出厂
图片
74式二代重卡
图片
74式二代重卡后期版,后期型为1993-2001年间出厂,大灯造型相对较扁,同时车头中网造型大有不同;中图为特大型自卸车(短货斗),下图为重型装备回收车
图片
74式二代中专用于FH-70型155毫米榴弹炮牵引的火炮牵引车,该车货斗上方有一台用于火炮弹药吊装的起重机
1996年三菱扶桑The Great的后代——Super Great正式上市,很快自卫队中以该车为蓝本的7吨级卡车也开始服役。74式三代及三代改(三菱面包楼)是陆自现役重型卡车车队的中流砥柱,近几年陆自开始将这些卡车称为“7吨级卡车(7tトラック)”。
图片
74式三代重卡以Super Great为蓝本,中图为专用于运输任务的长货斗卡车,下图则为FH-70榴弹炮牵引车
图片
专用于运输任务的7吨级长货斗卡车,自重11.7吨,最大标载质量为9.8吨
图片
10吨级重型装备回收车,在保险杠处有一台自救绞盘,该车运作时全车整备质量为18.78吨,起重吊臂最大起重质量10吨
图片
现役的第三代特大型自卸车,车辆自重11.49吨,标载质量8.25吨,最下图为三代改自卸车
图片
7吨级卡车是陆自所有重型设备的运载车,从上到下分别是81式自动折叠桥,92式浮桥,MLRS弹药运输车,其中弹药运输车车头有一台自救绞盘
扶桑重型装备运输车
和美军为牵引多种吨位重型设备而使用多种不同拖头的配置类似,日本通过两种牵引车运输重型装备——74式7吨级卡车衍生的拖头+大件运输特化型7吨级拖头。普通的7吨级拖头会牵引三种不同吨位的平板挂车以运输各重型装备,而大件运输特化型7吨级拖头则会搭配定制的50吨级4轴挂车以运输作战状态的90式主战坦克。
用于轻型车辆运输的两种平板挂车均由东急车辆公司制造,分别是中型半挂车1型(中型セミトレーラ1型)及中型半挂车2型(中型セミトレーラ2型),这两型半挂车的民用型号在日本国内非常常见。
中型半挂车1型是一种20吨级两轴平板挂车,长9.09米,宽2.985米,自重7吨。这些轻型挂车是陆自运输部队主力车辆之一,主要用于运输73式装甲输送车,60式自行无后坐力炮及作战部队的其他轻型战术车辆。
图片
牵引着中型半挂车1型的7吨级拖头
中型半挂车2型则是30吨级平板挂车(标载29.5吨),但该挂车主要用于工程兵大型施工设备的运输且有多个样式。该挂车全长11.91米,宽2.99米(超宽型号宽度为3.2米),挂车自重10.4吨。
图片
牵引中型半挂车2型的7吨级拖头,挂车宽2.99米
图片
牵引中型半挂车2型(超宽版)的7吨级拖头,该16轮挂车宽度为3.2米,主要用于运输工程兵的超限工程机械
图片
最上图是陆上自卫队的中型设备运输车(牵引着2型半挂车),中下图则是空自的爱国者导弹(PAC-3)系统运输车,均使用了三菱扶桑The Great衍生的7吨级拖头
陆自有两种用于主战坦克公路运输的拖车,分别是73式特大型半挂车(73式特大型セミトレーラ/牽引車)及特大型运搬车(特大型運搬車)。
73式特大型半挂车由扶桑7吨级拖头+东急车辆公司40吨级3轴平板挂车组成,组合时全车长约17米,宽3.29米,高3.15米,自重为9.92吨(拖头)+7.9吨(挂车)=17.82吨,标载时最高速度60千米/小时。73式特大型半挂车能满足74式主战坦克(38吨)的整体运输需求,而在运输10式主战坦克(44吨)时需要拆下附加装甲,在运输50吨的90式坦克时则需要“分头”行动。
图片
陆自现役的73式特大型半挂车,使用了三菱扶桑Super Great的驾驶室,只有7吨级拖头搭配图示的40吨级3轴平板挂车时才是73式特大型半挂车
图片
最新版的73式特大型运输车运输着10式主战坦克(上),虽仍使用Super Great的驾驶室,但卡车的整体高度有一定的增大,推测其使用了更强大的发动机
图片
运输74式主战坦克的73式特大型运输车,最下图遮住了保险杠上的大灯,可以使用驾驶室灯座处的防空灯
特大型运搬车由扶桑重载拖头+东急车辆公司50吨级4轴平板挂车(挂车最后两轴有随动转向)组成,组合时全车长约17米,宽3.49米,高3.15米,全车自重10.78吨(拖头)+10.2吨(挂车)=20.98吨,运载90式坦克时全车重量达到70吨。50吨级运输车除了挂车上的特点外,其牵引车的车头保险杠及驾驶室后方的小型设备包(推测是液力变矩器等大件运输设备的散热器)也是其重要的外观特点。此外该车驾驶室后部的设备包处还有两个发动机进气管道及空滤部件。
图片
陆自编制内最大的特大型运搬车,由一辆重载拖头+50吨级4轴挂车组成,专用于90式主战坦克的整体运输,可以通过卡车的车头保险杠样式及驾驶室后方的小型设备包与其他7吨级拖头区分开
图片
夜间运输10式主战坦克穿过城市道路的特大型运搬车,可以看到该车驾驶室后部的设备包及两根进气管道,笔者推测该车使用了V-10柴油机
在几年前中文互联网上曾有言论指出90式坦克在运输时只能“分头”行动是因为受国土交通省限制,但实际上该论调已被证伪。首先是在日本法律条文上自卫队的超限车辆运输并不受限制(具体可参考B站up主:罗斯福666的专栏,链接在文末);其次是只有
(1)在所通行的道路或桥梁无法承受70吨的车辆重量;(2)所要通行的道路条件太差;(3)无法调派50吨级特大型运搬车;这三种情况时才会使用“分头”运输的方式。而在使用超重超宽的50吨级运搬车运输90式坦克整车时,为了减少对公路交通影响基本都是在晚上才会进行运输,而这也使得该车与90式完全体在一起的公路影像资料稀少。
图片
最新的特大型运搬车整车运输陆自的90式主战坦克,该牵引车使用了三菱扶桑的Super Great驾驶室,其标志性的保险杠及驾驶室设备包很突出
图片
运输90式坦克炮塔的平板挂车,上为民用挂车,下为陆自40吨级三轴挂车
图片
运输90式坦克车体的平板挂车,上图为73式特大型半挂车,下图为特大型运搬车
番外-自卫队8x8重卡
除了上述的标准卡车外自卫队还装备了两型8x8高机动重卡——三菱8x8特种车底盘和MAN HX77。三菱8x8特种车底盘(该底盘目前无官方称呼或编号)由三菱重工研发制造,其于2002年时以02式重装备回收车的形态进入陆自服役。该回收车主要用于回收96式装甲输送车及87式装甲侦察车,全车长11.1米,宽2.5米,高3.4米,自重24吨。该回收车的吊臂最大吊装重量为12吨且车辆的最大牵引重量为15吨,车辆最高速度达到100km/h。
图片
02式重型装备回收车(重装輪回収車)在回收96式装甲输送车,能看出该卡车底盘设计参考了美军的M977系列重型卡车,配备有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
图片
03式防空导弹系统载车,从上到下分别是导弹发射车,雷达车及弹药运输车
图片
12式反舰导弹发射车
MAN HX77型8x8卡车是陆自1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载车,2011年日本防卫省为取代其编制内的FH-70榴弹炮而提出该卡车炮项目,2019年首批7门炮正式交付陆自。该卡车炮的核心是一门最大射程30公里(使用高爆破片弹时)的52倍径155毫米榴弹炮,该炮是FH-70榴弹炮的加长身管版。19式由5名成员控制,搭配半自动装填设备可达到每分钟6发的最高射速。
图片
19式155mm自行榴弹炮,该卡车炮使用了德国MAN HX77型8x8卡车作底盘而非陆自计划中的三菱8x8卡车
MAN HX77卡车由一台440马力的MAN DF2066 LF34型10.5升涡轮增压柴油机+ZF十二速自动变速箱驱动,有着极为不错的机动性和越野性能。
图片
19式卡车炮第一批次平均单价约为600万美元,下图为富士大演习期间开火的19式
总结
从陆自编制内5种吨位的卡车(除了8x8重卡)能看出其标准战术卡车基本都是全驱版本的“民用商用车”,这些卡车与日本民间相关公司的卡车在配件上的通用性极高。考虑到陆自只是个自我防卫性质的武装,并没有向境外派遣进攻性军事力量的能力,使用这些“民用”卡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防开支。日本这种卡车编制情况和西欧那些依靠北约武装保护的小国类似,这些“民用车”虽然在强国面前完全不够看,却是最符合相关国家国情的产品。
图片
陆自的平板运输车,陆自编制内的重型车辆无任何装甲防护且除了全驱动力链设计外其余的配置和民用车基本一致,很贴合其自卫武装的形象
全文完,感谢您看到这里,喜欢本文就点“
图片
”或“在看”吧图片
PS最新微信政策变化,加个星标可以第一时间接收推文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图片
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